小王是西门子的一名设计师,同其他员工一样,有过一个印象深刻的经历。新加盟公司时,他与大家最重要的一节培训课就是观看一部别出心裁的电影——影片以科幻故事的形式穿越时空,回到西门子创业的最初。当中有一幕:1840年,维尔纳·西门子先生是一名普通的军官,因为参与一次斗殴而被监禁。但即使蹲在牢房冰冷潮湿的地板上,仍在痴迷地捣鼓着他心爱的小发明。监禁期间的“地下研究”竟然让他发明了电镀镀银和镀金技术。创业之初西门子先生播下的创新火种,在日后一个多世纪里仍不断地照亮世人的眼睛。
150多年来,西门子几乎成了科技创新的代名词,在它创新的纪念碑上镌刻着像指针式电报机、发电机、第一辆电力机车和高纯硅这样划时代的发明。仅在 2001年,西门子投入68亿欧元,57000多名研究人员共搞出9060项发明,提交了6330项专利申请,成为德国和欧洲最大的专利申请者。
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西门子的永续创新?并让创新精神在一个多世纪里薪火相传,并逐渐发展成西门子的企业精神?如何将创新有效执行下去?西门子的答案是:必须落实到具体的组织体系之中。
建立规模化创新组织
在如何建立规模化组织的问题上,曾经产生过“分散”还是“集中”的争议,最后西门子决定,在保留各分公司各自的研发机构的基础上,在母公司成立一批更高级别的研发中心,每个中心承担某一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,把研究成果提供给全公司所有相关部门利用。
西门子遍布全球的研究机构,是规模化创新型组织的最好证明。小王是在上海研发中心工作的设计师,他这样描述这种“全球协同”的工作:德国设计师的理念,上海的机械设计,北京的软硬件结合,加上南美工厂的生产,每一环都紧密相扣,每天的进度,都要通过SAP系统与德国、北京保持同步。碰到进度很急的时候,还得马上调设计师到德国去沟通,或者让德国派人过来。他深切体会到:“在西门子搞设计,其实只是全球团队的一个成员!”
通过建立全球化的创新组织,既保证了产品的普遍适用性,又极大降低了创新的各项成本及故障率。
无边界的创新体系
西门子的创新体系不仅仅局限于研发部门。在公司内部,通过“3i 计划”来收集所有部门员工的创新建议,并对提出建议的员工颁发奖金。3个“i”分别是:“点子(ideas), 激情(impulses),积极性(initiatives)”。“3i 计划”的目标是让每个员工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能。
在公司外部,无论任何人拥有与西门子核心业务领域相关的创新理念和计划,西门子风险基金计划都会通过3个机构即“西门子技术加速器” STA公司、西门子技术转化中心及“西门子移动通信技术加速器”公司来帮助他们成立“种子企业”,并为其提供创新所需的资金和技术资源。
打通流程的路线图
创新成功的关键是能否建立一种合理的“快速通道”,让好的创意马上得到足够的资金,以合理的成本在最短时间内产出成果。西门子把这个过程称为“创新加速流程”,这个流程包括4个主要步骤:
筛选阶段:与创新员工(或外部创新者)讨论计划并根据西公司需要进行筛选。
概念阶段:检验技术可行性;形成详细的商业计划;向以西门子关系企业为首的合作各方发出邀请。
实现阶段:形成的最终商业计划;与关键客户及战略合作伙伴会谈;提交可演示的产品样品;任命团队成员。
启动阶段:法人结构最终定案;获得西门子的商标及专利许可授权;“西门子技术加速器”为种子企业注入资金。
“创新加速流程”和“西门子技术加速器”共同勾勒出通往成功的路线图,遵循该路线的创新者可以借此快速进入角色,还能得到西门子技术加速器的支持,成功机率大大增加。
上一主题:三星:电子的标竿学习 |
下一主题:从三个故事看新安重视发挥人才作用 |
延伸阅读
发表评论